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地区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2024年法治建设报告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1日     资料来源:      点击数:次    【字体:

打印分享到:

2024年,地区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地委法治建设工作部署,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政务服务的法治化和规范化更加健全,助推我地区法治建设。现将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4开展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法治思维。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法治宣传工作,将法律法规的学习,宪法、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理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藏、地委扩大会议关于全民依法治地等重要文件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支部学习内容,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制度,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和支部学习相关文件精神7次。二是强化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扎西平措书记担任组长,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整体统筹和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各项事务,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同时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初由安排部署、年中有推进、年底由总结,贯穿于全局工作的始终。三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等宣传日,在政务服务大厅LED电子标语显示屏及视频显示屏及驻村工作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今年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次,受教育人数90余人次。

(二)多措并举,提升办事便捷

一是改善政务服务环境,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打造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结合内地先进做法,将地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的政务服务场所,并推行智慧政务自助服务区功能,配备了9台智能设备,涵盖社保、医保、征信、市监、自助取款机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自助查询、办理、打印等一站式服务。居民只需携带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即可随时在自助机器上完成所需业务。给广大办事群众节省办事时间,缓解窗口办事压力,还能有效解决办事人员“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的堵点难点问题,真正实现智慧政务服务智能办、随时办、自助办,将“办实事、解难题”的便民初心落到实地。截至目前政务服务大厅接待来访群众91480人次办理事项129708件,办结率、满意度均为100%畅通便民热线服务,为有效提高政府为企便民服务水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结合地区实际,通过够购买服务方式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委托电信管理,截至目前,接听受理咨询、投诉热线共3122件,均已妥善处理。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大力推行跨省通办、办不成事窗口、帮办代办、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加班服务、免费寄递等服务,确保服务群众“不停歇”,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政务服务大厅受理免费寄递业务95件,边境管理支队窗口推行周末、节假日固定加班1小时办证服务。

(三)简化流程,提升窗口办事效率

一是采取清单式管理各类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减少申报材料,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提升线上“一网通办”能力。梳理全地区实施清单9102项(行政许可3635项),通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覆盖至地、县、乡、村四级(其中地区本级实施清单901条),即办件占比达23.5%,事项网上可办率97.6%,四级深度占比达60.58%,平均每个事项只需跑动次数0.41次,推动实施西藏自治区13+1“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逐步落实。同时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发布通办事项128项和区域特色服务20项。二是阵地宣传和现场演示“引流”群众网上办。通过政务大厅宣传屏、大厅宣传架和服务窗口等阵地载体投放《不出村、不出门就能办》《服务好不好 群众来评价》宣传标语、宣传手册,并向办事企业群众推荐“西藏政务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年轻办事群众、企业使用“西藏政务服务”APP、网站办事。2024,累计注册个人用户490个,法人用户143个;已采集电子证照总量12310,已签发总量5487

(四)提升服务,实现跨省异地评标

一是按照应进必进平台之外无交易原则,除涉密和投资限额以下的项目外,所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均进入本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目前公共资源交易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严格执行文件电子化、标书在线传、开标不见面、专家支持异地评标、评标过程全程留痕的工作机制有效防止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扩大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区域。积极对接派援省市,推进远程不见面开标常态化,不断扩大远程异地评标范围,先后与陕西省、河北省、西安市、宝鸡市、西藏自治区等地市交易中心达成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共识,有力破解 “本地圈”“ 熟面孔”“常委专家”等评标过程人为因素干扰问题,实现评标专家资源共享,减少“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有利于创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至目前,阿里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累计完成开标项目416宗,中标价47.51亿;开展远程异地评标248宗,中标价15.63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普法形式单一,成效不彰。部分干部的法治思想还不够牢固,运用法治思维、推动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水平有待提升,并对法律援助等资源的了解和利用不足,自身权益保障意识有待加强。

(二)宣传力度不足,法治氛围不浓。对机关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开展方式还不够多,组织学习时,以集体学习为主,研讨交流和专题辅导的比重偏低,学习载体还不够丰富、形式还不够多样。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法治建设工作

一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等内容贯彻落实到工作坚持正确导向政治方向。真正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着力打造“忠诚、专业、敬业、担当”的高素质法治队伍。

(二)坚持法治学习宣传,提升法治建设工作效率

一是强化领导干部法治理论学习培训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律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做到学法计划、内容、时间、效果。完善领导干部集中学、自学等学法制度,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能力和水平。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制,健全法治信息报送制度,将法制信息工作纳入依法行政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下一条:阿里地区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2025年部门预算